为进一步营造预防、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舆论氛围,6月8日上午,经开区法院对13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开展集中宣判,并随后召开打击食药品刑事犯罪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经开法院首先介绍了法院成立以来打击食药品刑事犯罪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后由刑庭副庭长余曰璞介绍了社会高度关注的我院近期受理的15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系列案件的审理情况,并向媒体详细介绍了其中三起典型案件。常州电视台、常州电台、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武进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8家媒体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据悉,经开法院自2016年4月28日成立以来,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打击力度,对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统计,自法院成立以来,共计审理食药类刑事案件30件33人。主要的做法是:一是加强力量,依法严惩犯罪。对于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案件,由审判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办理该类案件,对案件事实、证据、程序严格把关,准确适用法律,依法裁量刑罚。严格缓、免刑的适用,在已判决案件中,被判处监禁刑的有23人,占总数的82.14%。对适用缓刑的被告人宣告禁止令,禁止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二是加强协作,形成更强合力。通过加强法院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法加大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工作力度,加快办案节奏,及时惩处犯罪分子,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分子。三是加强宣传,注重法制教育。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件,通过公开宣判、庭审直播、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扩大办案影响,彰显审判的惩戒与教育功能,起到审结一个案、教育一大片的目的,努力营造预防、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舆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