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常州,热浪滚滚,气温直逼40℃,气象部门早已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周六早上9点,经开区法院执行局法官的电话骤然响起,接申请执行人王某举报——因建材合同纠纷,逃避履行义务,藏匿3年之久的被执行人高某,终于在某小区现身。
警情就是命令,3名执行干警火速集结,执行小组顶着烈日奔赴现场,其中,承办法官施蕴刚在医院挂完号,还没来得及看病就毫不犹豫主动加入执行队伍。“案件不等人,当事人的权益更不能等!”

7小时“拉锯战” 汗水、耐心与法律的较量
在法院调解室,空调似乎也难完全驱散闷热,执行干警梳理案情,组织双方反复协商,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分期付款、以物抵押、寻求第三方担保……干警们苦口婆心,释法析理,然而被执行人高某始终心存侥幸,反复强调子女教育支出花费、商铺经营资金短缺,试图以“困难”为借口,继续拖延履行,一次次让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眼见协商无果,无奈之下,申请人王某向法院递交了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惩戒措施的申请,就在高某被带至拘留所门口即将送拘的最后一刻,执行干警秉持“治病救人”司法理念,再次对高某耐心释法,既阐明法律的威严与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也告知其主动履行的出路。“一旦拘留,不仅影响个人征信,还可能影响子女求学求职和考公参军,代价惨痛请务必慎重考量!” 法律如山,亦有温度,执行法官情理法交融的劝导,最终击溃高某的抗拒心理,幡然悔悟之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申请人王某也深受触动,有感执行干警的辛苦付出,以及高某当下处境并不宽裕,主动对标的金额做出适当让步,在多方筹集下,拖欠多年的款项当场履行完毕!事后,高某对执行干警表示感谢,“谢谢法官的耐心教导,真是差点一失足成千古,要是因为我耽误了子女的前途,会后悔一辈子的。”
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半,七个多小时的坚守与较量,这起拖欠多年的买卖纠纷终于尘埃落定,有力维护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而执行干警的制服早已被汗水反复浸透,紧紧贴在后背,无声诉说着高温下的职责分量。

执行,永远在路上
烈日炎炎,挡不住执行的脚步;高温酷暑,浇不灭司法的决心,这场“高温鏖战”,是日常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刚柔并济、有理有据,既坚持原则,又不失人文关怀,力争法律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司法权威,在每一次不惧风雨的奔赴中得以彰显;胜诉权益,在每一件迎难而上的执行中得以兑现。即便酷暑难耐,即便披星戴月,执行干警始终以行动践行着守护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只为让每一纸判决,都拥有沉甸甸的回响。
|